兰州保温管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热固改性聚苯板的防火机理

2019-11-19

热固改性聚苯板的防火机理

一、保温材料的分类

与建筑材料的分类一致,根据保温材料的化学组成可以将其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三大类。无机保温材料主要包括各种保温砌块、保温砂浆、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发泡水泥、发泡陶瓷、岩矿棉等。有机保温材料主要有模塑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硬泡聚氨酯(PU)和改性酚醛泡沫(PF)。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为典型代表,此外还有EPS水泥夹芯砖、EPS钢丝网架水泥复合板等。近年来又逐渐有在有机泡沫中掺加无机保温材料的复合型产品问世,如硬泡聚氨酯—膨胀珍珠岩、硬泡聚氨酯—膨胀玻化微珠保温产品等。

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初期采用的主要是保温砂浆等无机材料,通常认为它们的机械强度差、导热系数高、吸水性能高、体积密度大,随着节能标准的提高已逐步被高效有机保温材料所替代。其中,EPS保温板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应用技术成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2011年3月14日公安部消防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公消[2011]65号)文件的发布,对我国建筑外墙保温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有机保温材料的应用受到了较大冲击。客观说,与采用无机保温材料相比,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需要重点关注。如果施工或使用不当,该类产品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引发火灾的风险,特别是对于EPS等热塑性保温材料。在受火或受热以后,该类保温材料收缩、熔化,并逐渐积聚至外墙保温系统的底部,同时热解气体在系统内形成压力。当底部的保护面层不足以承载积聚的熔化物或压力时,保护面层将失去稳定性直至变形、开裂,热解气体逸出,熔化状态的保温材料被点燃。进而导致保温材料的熔化收缩向未直接受火区域的扩展,逐渐蔓延扩大形成外保温系统的火灾。而且,材料燃烧产生的熔融滴落物还可能将火焰带到燃烧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从而引起其他区域的燃烧。这是热塑性保温材料主要的火灾风险。但热固性保温材料受火后并不收缩熔化,面层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也不会存在滴落物产生二次火源的问题。

二、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1、试验方法

热固性和热塑性在化学工业上作为专有名词,具有明确的定义。在保温材料的燃烧特性划分上,这种分类并没有得到一致认可。但实际上,在国家标准GB/T 8626-2007/ISO11925-2:2002《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中明确指出:“对于未被火焰点燃就熔化或收缩的制品,附录A给出了附加试验程序。”[1]显然,熔化收缩的性能即为材料的热塑性。

因此,根据GB/T8626-2007/ISO11925-2:2002的规定,对于未被火焰点燃就熔化或收缩的制品(热塑性材料),应按附录A规定的附加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如EPS和XPS;对于一般的制品(非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应按标准正文第7章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检验,如PUR/PIR(硬质聚氨酯泡沫板)、PF(酚醛泡沫板)、所改性的新产品等。

青海热固型改性聚苯板

2、试验条件

标准可燃性试验的样品尺寸为高250mm,宽90mm。根据需要,可能采用表面点火方式或边缘点火方式,或同时采用这两种点火方式。点火时间为15s或30s。

按照附录A进行熔化收缩制品的可燃性试验时,样品尺寸为高180mm,宽250mm。试验时,对试样点火5s,然后平稳地移开燃烧器。重新调整试样位置,使新的火焰接触点位于上次点火形成的任意试样燃烧孔洞的边缘,重新对试样点火。重复该操作,直至火焰接触点抵达试样的顶部边缘。

本试验研究过程中,为了进行试验数据的比对分析,分别按照标准正文的第7章和附录A进行了检验。对于每个样品,分别进行了四次试验。第1次试验,按照标准正文一般规定进行试验;采用 250mm×90mm的试件;在边缘点火,1次性施加火焰30s。第二次试验,按照标准正文一般规定进行试验;采用 250mm×90mm的试件;在表面点火,1次性施加火焰30s。第三次试验,按照标准附录A的附加程序进行试验;采用180mm×250mm的试件;在边缘点火,施加火焰6次,每次5s,共30s。第四次试验,按照标准附录A的附加程序进行试验;采用180mm×250mm的试件;在表面点火,施加火焰6次,每次5s,共30s。


标签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